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》 > 2000年第10期
编号:10289671
针灸结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癌性疼痛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》 2000年第10期
     作者:张亚芳

    单位:张亚芳(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人民医院 宁波 315020)

    关键词:

    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001040 近年来我们采用生物全息律针法结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癌性疼痛148例,效果较为满意,报道如下。

    1 临床资料

    148例癌性疼痛病例中,男70例,女78例,年龄6~86岁。以41~50岁和51~60岁两个年龄段为最高,占54%。癌症的原发部位分别为肺癌26例,肝癌24例,乳腺癌18例,胃癌10例,食管癌9例,结肠、直肠癌8例,甲状腺癌5例,宫颈癌5例,卵巢癌4例,恶性淋巴瘤4例,膀胱癌4例,肾癌3例。

    2 治疗方法
, 百拇医药
    2.1 生物全息律针法 按照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发现与倡导的“人体生物全息律”理论,以第二掌骨侧远端为起点,沿第二掌骨槽接头、颈、上肢、肺、心、肝、胃、十二指肠、肾、腰、下腹、腿、足的顺序,逐次接触,寻找出疼痛敏感的全息穴位(疼痛反应点),即作为针治点。消毒后在双侧敏感穴上同时进针,当针垂直进入1.0~1.5cm深度时,行平补平泻手法,得气后留针30~50分钟。如病人在留针期间体力尚支,可令其身体放松,作自由活动,并配合“呼吸吐纳”。同时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,巩固止痛效果。如疼痛剧烈者,可每日早晚各针治1次。

    2.2 外治膏药 组成:独角莲(鲜块茎)、生南星、生半夏、马钱子、急性子、蜈蚣、干蟾、藤黄、乳香、没药、黄丹、麻油等,按传统方法熬制成黑膏药,退火毒,摊膏药布上备用。冰片研末备用。用时取膏药微火烤化,撒冰片于膏药上,趁温热贴于疼痛部位或肿块处,或贴于相关穴位。每5~7日一换,如果贴膏药局部皮肤过敏,起斑疹或痒感,可取下膏药,待痒感或斑疹消退后继续贴敷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2.3 内服方法

    2.3.1 汤药组成:党参30g,黄芪30g,茯神20g,白芍30g,丹参15g,生地15g,萸肉15g,枸杞子15g,巴戟15g,仙灵脾15g,夜交藤50g,炒枣仁30g,合欢15g,元胡15g,川楝子15g,甘草10g。以上药物随症加减,水煎服,1日1剂,每次200ml,每天3次。

    2.3.2 粉药组成:三七30g,西红花15g,土虫15g,地龙15g,蜈蚣30条,鹿角粉30g,白花蛇60g,炙乳香15g,炙没药15g,制马钱子9g,粉甘草15g,冰片6g。上药中,冰片研末另掺,其余各味均焙烤研细末,调匀后,装瓶备用,日3服,每次5~8g,温开水送下。

    内服中药均10天为1疗程。

    3 治疗结果

    3.1 疗效标准 显效:经治疗1疗程后,患者完全停用止痛剂,疼痛完全缓解,食欲睡眠转佳。有效:疼痛有所缓解,止痛药停减1/2以上,并继续好转。无效:经治5~10天后疼痛缓解不明显,且对麻醉药物继续依赖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3.2 结果 显效89例,占60.14%;有效48例,占32.43%;无效11例,占7.43%。总有效率92.57%。

    4 讨 论

    治疗癌性疼痛,首先要以“通”治其标为急,以“补”治其本为缓。正如《医学正传》说:“夫通者不痛,理也。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,调气以活血,调血以和气,通也。”诸如寒者温之使通,热者清之使通,化痰者使通,祛痰者使通,在表者汗之使通,在里者下之使通,等等,均为“通”之之法。根据上述理论指导,予以生物全息针法,以疏通经络,宣导气血,以治其标,速止癌性疼痛,续以消肿散结膏局部敷贴以活血消肿,解毒攻坚,散瘀定痛;再以辨证施治汤剂和散剂内服以益气固本,养血和荣,疏肝健脾,温中散寒,消壅导滞,育血益肾,扶正祛邪。三者合壁起整体与局部兼顾,内消与外治共同作用,避免了麻醉性止痛药物的成瘾性等副作用,临床疗效满意。

    收稿日期:2000-05-30, http://www.100md.com